丁兰生活网

查看: 5527|回复: 1

导演陈国富已为金牌制作,仍不忘提携新导演的传奇人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

主题

12

回帖

164

金币

托班

Rank: 1

积分
77
发表于 2012-5-5 22: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冯小刚凭借《天下无贼》的市场成功完成了他导演创作的重要转型,陈国富也应他之邀,加入华谊兄弟电影公司,担任电影总监制一职,正式转移内地。冯小刚曾说,中国的电影监制制度,是从陈国富开始的。他也说:“他会对剧本提很具体的意见,而不是像有的监制批复‘主题有点弱,冲突不够尖锐’之类的空话。陈国富是一个特别能包容的人,对于文艺片、商业片也没有偏见。他同时也帮助导演弄剧本、搭结构、找合适的演员,“解放了导演,也让编剧心悦诚服”。 至2011年,他监制的电影已创造了近30亿元的票房成绩,其间更是为华语电影市场挖掘并扶植了诸多主流商业电影导演,包括: 魏德圣(《双瞳》,2002)、苏照斌(《爱情灵药》,2002)、 陆川(《可可西里》,2004)、滕华涛(《心中有鬼》,2006)、纽承泽(《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2006)、曹保平(《李米的猜想》,2007)、高群书(《风声》,2009)、杜家毅(《转山》,2011)、 林书宇(《星空》,2011)、乌尔善(《画皮2》,2012)与冯德伦(《太极》,2012)等。
导演:陈国富 公司:华谊兄弟
新主流电影运动开创者
上世纪80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台湾电影曾经陷入死寂的局面。远走美国的李安自顾不暇,侯孝贤、蔡明亮、杨德昌这三位台湾电影主将,纷纷放弃大众市场,拍着一些叫好不叫座(甚至很难和观众见面)的电影。那时候,走进任何一家影院,全是港片或好莱坞电影的天下,台湾电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新浪潮电影运动已经是过去式,接下来应该何去何从?
导演远离观众的日子并不好过,那时候以陈国富为首的台湾电影人,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起“新主流电影运动”。而所谓的新主流运动,其实就是商业电影。事实上,对台湾电影人来说,他们缺乏的不是才情灵气,也不缺乏对电影的热爱,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集各种资源于一身,还能带着大家寻路突围的领导者。陈国富当时扮演的正是这样的角色。
他用一句话形容那时候的自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错,陈国富是一个打着赤脚闯进电影圈的人。没有做过场记和副导演,没有泡过剧组,更没有权威的老师引路。他不同于大多导演的发达之路,而是一路自学,误打误撞写影评入行,创办金马国际影展、与侯孝贤、杨德昌创立电影合作社;到90年代开始独自摸索拍电影……导演:陈国富 公司:华谊兄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主题

9

回帖

80

金币

托班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12-5-7 14: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蛮多部都看过了,不错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18:00
客服热线:
15868825306
微信小编扫一扫

QQ|小黑屋| Archiver| 丁桥|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市场合作

丁兰生活网

丁兰生活网合作热线 0571-88992676 15868825306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160号
浙ICP备09103129号-1号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