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29 15: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落实责任制
一是切实加强对绿色(低碳)建筑工作的组织领导,使之与zf开展和推进绿色(低碳)建筑的工作职责和我市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城市建设等目标和任务相适应。二是加强对绿色(低碳)建筑目标任务情况的考核,并积极争取将绿色(低碳)建筑的工作情况考核内容。对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实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追究责任和行政问责,没有完成任务的在建设工作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加大与发展改革、财政、经济、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定期交流和研究解决绿色(低碳)建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并落实绿色(低碳)建筑协调机制,努力形成内外联动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一是进对建设主管部门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以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管理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监管能力。二是加强对建设、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从业人员以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能力和自觉性。三是加强对施工现场工人的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切实提高全市绿色(低碳)建筑实施能力。
(三)加强监督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管
一是进一步落实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制度,切实保证建筑节能标准在设计阶段的有效执行。二是强化施工阶段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落实,严格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监督。三是加强建筑节能检测能力建设,规范建筑节能实施过程中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推动建筑节能在施工环节实施质量的提高。四是全面实施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实现对新建建筑节能的闭合管理。五是严格执行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加强对违反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项目的惩处力度。
(四)实施激励政策,创新新机制
一是实行鼓励发展节能建筑、绿色(低碳)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财税政策,扩大财政资金支持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力度。二是实行zf资金补助政策,推进高耗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三是实行鼓励、支持新型建材生产和应用的产业激励政策。四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咨询服务市场,克服绿色(低碳)建筑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绿色(低碳)建筑产业化,为企业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五是建立绿色(低碳)建筑投资担保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
(五)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意识
一是通过各种媒体,利用展览会、公益广告、交流研讨、现场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低碳)建筑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政策措施,普及节能知识,树立节能意识,促进行为节能,提高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建筑意识。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讲座,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出版绿色(低碳)建筑科技读物,建立绿色(低碳)建筑信息网站等方式,大力宣传绿色(低碳)建筑。
(六)加强交流合作,引进高新技术
积极开展与国内外zf机构、民间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合作,通过考察访问、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及时汲取国内外绿色(低碳)建筑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全面开展新的合作项目,跟踪世界资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发展动向,努力提高我市绿色(低碳)建筑的工作水平。
附录:名词解释
1、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低碳社区
低碳社区是指以社区空间为载体的活动,其碳排放降到最低,形成一种低碳生活、工作理念,通过采取低碳方式,达到减少碳排放量。
3、绿色(低碳)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主要指太阳能热水(光热)系统,太阳能发电(光电)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应用。其中地源热泵包括土壤源热泵、淡水源(河水、湖水)热泵、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
5、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6、新型墙体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以非粘土为原料生产的,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和能源等特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墙体材料。
7、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
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是指民用建筑项目在审批、核准、规划报建前,应当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
8、建筑能效标识
建筑能效标识是指将反映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其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以信息标识的形式进行明示。
9、建筑能效测评
建筑能效测评是指对反映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其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并给出其所处水平。
10、高能耗建筑
高能耗建筑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地方标准或zf规定的节能标准的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