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蓄电池 于 2011-5-8 11:09 编辑
这是一张66年前拍摄的彩色照片,什么地方拍的?机场小营门口向北拍的。皋亭山多青!小池塘水多蓝!但是,也应当看到整个画面有多原始!农村有多贫困!农民有多穷苦!现在的丁桥有多好,只有我们老丁桥人才能体会到的。 一,皋亭山与上塘河 皋亭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是杭城东北诸山的最高峰,海拨361米,天目山蜿蜓东来,在城东北聚成一片群山,峰峦层层,连绵10余里,与临平诸山相接。因前有半山掩其脊,所以每当腊月,山上积雪终月不化,“皋亭积雪”也成为明代钱塘八景之一。 站在钱塘江畔的鱼鳞大石塘上远远北望,但见皋亭山似身着一袭素服,伫立于翠峰之上,显得玲珑剔透,玉洁冰清,薄雾缥缈之中,宛若仙女出浴,亭亭玉立,“玉柱临风”由此而得名。此景一出,多少文人雅士竞相吟诵、传唱,成了当年一段佳话。 山的南麓有杭州最古老的运河:上塘河。皋亭山之名最早见载于《唐书、地理志》:“钱塘县有皋亭山”,当年就有“超山赏梅、皋亭观桃” 之说。 规划中的皋亭山生态休闲度假景区规划显示: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纵深约1.5公里,总面积约5.1平方公里的地区为景区。这个区块,是在丁桥镇境内的。丁桥境内,预计八至十年后,居民人口要有40万之众,皋亭山景区是最佳的休闲集散地之选,政府的决策是有前瞻性的。 据地理学家考证,我们的皋亭山脉,系东天目山脉的延伸,而临安境内是东、西天目山的老家,这天目山是我省主山脉仙霞岭的北支,从安徽黄山逶迤入境,横亘临安县境的,西起清凉峰,越安吉,经径山,时起时伏,一路东伸,最东一直延伸到临平山而彻底消失,余脉直到海宁隆起成秦山。那安徽的黄山,又是以江西省境内怀玉山延伸入安徽的。江西的玉山,与青藏高原相接。有山必有川,如人体的经络,都是连绵在一起不可分的。 皋亭山文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川”文化的宿影。名山与大河相依相偎,近在尺呎,相互辉映,又各有底蕴。有了上塘河的川流人息水上运输,而牵道又在北岸,使北河岸增添了人气,小市镇也建在了北岸,隨着人气的兴旺,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杭州有二条运河,分称上河(即上塘河,)下河(即西塘河或曰新运河)。 一条钱塘江,二条运河,是杭州市三个不同水位的水系,以钱圹江三堡江面的常年水位为例,京杭运河常年水位低于钱塘江3…4米,而上塘河水位处在这个的中间位置。故而,民间一直有传说:钱江堤塘一旦损毁,则杭城将全部淹没,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版权声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s://www.dignqiao.cc)。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站唯一网址:https://www.dingqia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