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误传了几千年的历史结论 这年头谈历史很容易犯政治错误,咱们还是讨论点无伤大雅的小事吧。比如中国的李白是不是“醉酒捉月”而死?武松喝的“三碗不过岗”是不是高纯度酒精?又或者中国酒祖到底是“杜康”这个人还是只是坛杜康酒? 唉,又开始扯上酒了,没办法,小民么,无车无房,只能“樽酒醉听戏文,盏茶笑看人生”了,谈谈杯中之物是个不错的消遣了。 要说中国酒祖是杜康,这可让我犯难了。至少我没有在更早的传说中看到“杜康”这个人的存在,难道说他年代太过久远,以至于“爷的故事都成了传说” ? 杜康最早出现是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就那么句 “杜康作秫酒”。这许先生虽说是勤勉无比,毕生致力于学问,可是呢,这个《说文解字》完全是个人创作,大搞个人主义,没有拿出什么太让人信服的依据。再说了,如果“杜康作秫酒”这种说法成立,象这样重要的事,吕不韦负责的《吕氏春秋》里怎么会没有这个事情的收录记载? 再说说那坛叫“杜康”的酒吧。这个酒真的存在,而且很有名气。曹操都说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都把“杜康”两字上升到指代酒的高度了。但要说起这坛老酒的起源,一种说法是说这坛酒是因伊水“土水”(杜水)和“康水”这两条河得名的;另一种说法是因为程康(相传是程林的父亲)在“土水”(杜水)、“康水”旁边酿酒,所以就取了这么个名字。 所以说,无论是杜康这个人,还是这坛酒,封他们为“酒祖“就真的有点可笑了。要我说,真正的酒祖应该是某个地方。而经过考证发现,这个地方就是湖州。 湖州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秦时有乌巾、程林两族酿酒是一把好手。公元前222年,有个名叫程林的人(就是那程康的儿子咯),秦朝时从中原地区搬家到会稽郡。他精通酿酒技艺,酿造的酒味道那是一流。他捣腾一个酿酒作坊,生产醇酒。当地还有一个姓乌名巾的人是他的商业对手,也非常善于酿酒,于是这个地方就成了著名的酒乡,秦始皇东巡会稽,尝到这里的美酒,于是就“龙颜大悦”、大笔一挥,把一个“菰城县”改名成“乌程县”了。 在中国历史上,以酿酒人的姓名做为县级名称的,这是唯一的一个。可见秦王朝对乌巾、程林的认可与重视。这也在无形中证明,乌程在酿酒领域有独特地位。 而始皇老人家脚下的乌程县,就是现在的湖州。湖州不仅在酿酒技术方面有名,在理论成果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国的第一部酒经《北山酒经》,就是出自湖州。 可见,酒祖这面旗子,只能被湖州扛走了。
版权声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s://www.dignqiao.cc)。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站唯一网址:https://www.dingqiao.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