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兰生活网

查看: 6894|回复: 1

正宗东阿阿胶有售

[复制链接]
hekang1983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0-2 17: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阿阿胶】正规渠道货源,请放心食用。因近些年阿胶使用量急增加,并且毛驴养殖减少,因此市面上正宗的驴皮阿胶量极少,现在有不少商家以猪皮或牛皮代替,请注意分辨!以防上当。
友情提醒:现在市面上少于300元每250克的基本为充次品!
                   东阿阿胶跟阿胶、福胶及阿胶膏是有区别的。东阿阿胶为驴皮熬制而成!市面上有些胶为猪皮、牛皮等熬制而成!
                   老话说“秋冬进补,初春打虎”是指吃膏方的进补疗效。熬制膏方的主要材料为东阿阿胶,但医院的东阿阿胶价               格相对较贵,病友们可以自备的!
                   所卖东阿阿胶为正规货源,大家可以到正常医院或正规药店去检验!
                   联系电话:18668035686、18668065832。
【成    份】驴皮。辅料:冰糖、黄酒、豆油。
【性    状】本品为长方形块、形块或丁状,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
   
【用法用量】烊化兑服,3~9克。

【贮      藏】密闭
【包      装】 PVC、铝箔,每盒装250克
【执行标准】Q/DEB044
【卫生许可证】第371524-000012号
【生产企业】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阿胶街78号
【邮编】252201
【咨询热线】800-8608388 400-8180106
0635-3262315
【传真号码】0635-3260785
【产品优势】
1、产地正宗:阿胶因产于东阿县而得名,因用阿井水炼制而正宗。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沈括《梦溪笔谈》说:“阿井水,性趋下,清且重。取井水煮胶,谓之阿胶”。自古以来阿胶以产自山东东阿县为正宗,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品牌好:东阿阿胶是全国知名品牌,也是阿胶行业的领导品牌,常年使用东阿阿胶的消费者超过3860万人。
3、效果好:自古以来阿胶即为历代君王、达官贵人终生服用的滋补养生佳品,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证明,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效果显著。
4、日服用成本低:与虫草,人参等滋补保健品相比价格最合理,实在,日服用成本仅为3元左右,在高档滋补保健品中阿胶的性价比最高。
5、服务体系完善:每个地级城市都有销售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并且建立了呼叫中心,开通800免费咨询电话,为消费者排忧解难。

【服用方法】

1、阿胶膏
原料:阿胶一块,冰糖20克
做法:取阿胶一块,砸碎至豆粒大小,将碎阿胶倒入白瓷碗或微波炉专用器皿中,加冰糖约20克、水约150ml,置于微波炉中。调火力至中档,12分钟后,打开炉门,胶香四溢。冰糖、阿胶全部溶化。取出放凉,溶液成果冻状,冰箱存放。每晚临睡前取一勺阿胶冻置口杯中,加开水或牛奶100ml,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服下。
2、膨化食用
用微波炉将阿胶膨化,可得到酥香可口的阿胶珠,直接放口中含化,纯香持久,效果如意。方法如下:先将蛤粉均匀地放入微波炉的载物盘上,约0.5厘米厚,然后将破碎成黄豆粒大小的阿胶丁相互间隔0.5厘米,撒在蛤粉上面,关好微波门,启动按键,设定火力10乘,定时3分钟即可。
3、牛奶冲服
将阿胶粉碎成细粉状,每次取阿胶粉一匙(约3~4g)放入杯中,依个人口味,加入热牛奶、豆浆等(80℃以上)边加边搅拌,使阿胶粉充分溶化后服用,口感香甜绵软,回味悠久。
简易的鉴别阿胶的方法:
从外观上来看,阿胶呈长方形或方形胶块,呈褐色,有光泽,对光透视呈琥珀半透明,质硬而脆,断面光亮,气微,味微甘。以色匀、质脆、半透明、断面光亮、无腥味者为佳。进一步还可采用10%的阿胶水溶液来鉴定,其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淡棕色,有少量的类白色物析出,炽灼残渣疏松,呈片状或团块状或棉絮状团块,不与坩埚粘连,灰分入口无异物感。而其他伪品阿胶的10%溶液均无类白色析出物,炽灼灰分与坩埚黏结成颗粒状、粉泥状,质硬、色深,入口有沙感或臭味。
2315561qfudds99madqsn9.jpg
2315573ppfcstzx14n53tc.jpg
231557mzpxhhohyph4ljhx.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18:00
客服热线:
15868825306
微信小编扫一扫

QQ|小黑屋| Archiver| 丁桥|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市场合作

丁兰生活网

丁兰生活网合作热线 0571-88992676 15868825306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160号
浙ICP备09103129号-1号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