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兰生活网

查看: 4154|回复: 0

[家长交流] 对父母孝顺,还是孝而不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289

主题

971

回帖

3万

金币

一派堂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3837
发表于 2011-12-28 1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父母孝顺,还是孝而不顺

  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会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也会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过错?

  “孝顺,孝顺,就是既孝又顺”,这是如今备受推崇的与父母的相处之道。可是你知道吗,“不孝有三”,虽然“无后为大”,但真正位居“三大不孝”之首的,却是“一味顺从”,即“愚孝”。原因是,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会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也会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过错。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当看到父母的一些做法自己无法认同的时候,许多人是挺为难的:一方面,千百年来的古文化讲究父母权威,听从父母,另一方面,父母的观点和做法自己又实在接受不了,只能在内心百般纠结——如果从我们的自身经验来看,父母真的在某件事情的处理上出现了偏差,我们应该如何向他们指出,才能既不伤害到父母,又能令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讲述·这样给长辈纠错】

  对于长辈的不妥之处,有一说一,绝不掩藏

  A

  讲述者:翁翁,女,家具公司经营者

  孝字当头,面对父母的是非对错,孩子如何处理,事关家庭的幸福大计。我自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面对长辈做得不妥的地方,一般都会不掩不藏地指出来。但作为女人来说,婚前与自己的爸妈,婚后与另一半的爸妈,面临的状况不尽相同,也需要用不同的策略。

  对于思想顽固的爸爸:“以暴制暴”;再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他的错误

  我的爸爸思想顽固不化,脾气暴躁冲动,从来不懂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要的永远是面子。没钱的时候很小气,有一点点钱就开始乱大方。给这样一个爸爸纠错,那是相当难的,常是几句不和就吵起来。

  上世纪90年代,爸爸意气用事为人做担保,损失上万元,这对一个小镇家庭来说是多大的伤害。接着,几次投资做生意都失败,我上大学的钱都是东拼西凑来的。在我大学还没毕业时,就强行给我布置各种很难完成的任务,似乎一个大学生就是个无所不能的神。如果不同意就和我断绝父女关系,赔他十万元钱。苍天啦,怎么会有这样的爸爸,真被他逼疯了!

  对这样的爸爸,“以暴制暴”是我最常用的方法,用激烈的坚持去阻止他做一些错误的决定。比如,我就强烈反对过爸爸的管钱方式。有一个我这辈子只见过一次的一个亲戚生了重病,我爸张口就说他们给两万元,还让我另出一万,我妹出一万,而事实上两万元可能是他所有的积蓄了。后来,在我的坚持下,才改成了他出一万元,我出八千元,我妹出两千元。

  面对这么好心,但又只看眼前、不看长远的爸爸,我真的很担心。

  除了“以暴制暴”,我只能用自己的成功(不一定是各位认为的成功,这里仅表示比父母好很多)来证明他的错误。在有能力之后,我们为他们在镇上买房置业,坐在家里做做生意,他才过上了他一生最舒服的生活。我常常跟我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都听你的,我将和你一样失败!可能说这样的话很伤人,但是有的人就算伤得很痛也不一定有知觉,所以我们有必要为了他醒过来而重伤他。

  对于隐忍聪慧的婆婆:指出不妥的地方,再“投其所好”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能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则,所以对我爸妈的态度会差一点,而对公公婆婆则好很多。更重要的是,我的婆婆真是个很好的婆婆。

  婆婆是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农村女人,在整个家族里很有长嫂的范儿,做到这一点除了智慧和辛苦外,最重要的就是有“忍量”。而我则主张以疏代堵,即时化解最好,忍在心里就会很敏感,人与人之间一旦太过敏感就难保不出事,关键是自己不开心。所以,婆婆来杭州给我们带孩子,对于她某些做得不妥的地方,我都是有一说一。

  就像有一阵子,她见我喜欢吃虾,就天天买虾。我就会直接平和地说:“妈,你别看我们喜欢就天天做啊”,然后故意表示出没热情了,聪明的婆婆就不会一直做这道菜了。

  有些婆婆,可能会心里嘀咕,我给你们做饭,还挑三拣四?媳妇为了一团和气,也就忍气吞声了。你说这日子过得多憋屈啊?干吗不直接说出来,对方听进去了,你也不纠结了,皆大欢喜多好。

  在我心直口快的影响下,婆婆也变得“口无遮拦”起来,常常批评我,我丝毫不生气。最近回老家,一个堂妹与我推心置腹地说我婆婆一定对我很有意见——因为婆婆以往一直以隐忍的形象示人,从来不当面说谁的不是,而现在当大家面都会批评我,一定是对我忍无可忍了。事实上,只是我婆婆不再隐忍了而已,就这么简单。而我婆婆最切身的体会就是——以前一旦心里忍了什么事就会胃痛,现在好久没复发,人也胖起来了。

  有一点,我觉得自己做得挺好。我婆婆是个爱美的老人,喜欢买衣服但又比较节约。为了补偿她的辛苦,我会经常给她在商场买比较好的衣服,远超其他老人,也远超她的意料。所以她在些许心疼之外更多是开心,这个方法叫“投其所好,各取所需。”这样,婆媳关系融洽了,我平常再指出她的一些不妥之处,她也比较容易接受,认为我只是就事论事,没有其他恶意。

  B

  摸清“过错”的实质,用合适的方式来面对

  讲述者:夏丁玲,心理学讲师,杭州二套“和事佬”特约心理学专家

  一般说来,在家庭治疗中,我们认为,如果家庭成员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并且其他成员能够以接纳的态度对待彼此的差异,这个家庭就是足够开放并且具有活力的。

  然而在生活中,许多的家庭是以一种别别扭扭的相处模式存在的。前些年,“代沟”这个词曾经很火。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这种隔阂是双向的,即儿女和父母之间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双方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的好意和苦心。有时候,这种差异造成的冲击往往让人无所适从,需要运用智慧去化解。

  当妈妈推销非法保健品…… 千万不要否定他们的判断力,不要冒犯他们的尊严

  最近,我遇到的一个案例很有代表性。

  小李今年25岁,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把他拉扯大。去年,小李终于正式步入工作岗位,辛苦了一辈子的妈妈也退了休,开始享受晚年生活。但最近几个月,妈妈遇到了一个推销保健品的,于是,闲着无事的她,常常带着这个推销员到各个邻居家里去介绍产品。

  小李整天见不着妈妈的影子,才发现妈妈原来在推销保健品。这也无可厚非,但小李一了解,这种保健品是非法产品。于是,他苦口婆心地劝说母亲不要和这个推销员来往,以防上当。小李的妈妈根本不听,固执地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

  小李实在没有办法,于是常常跟踪母亲,还与推销员大打出手。后来派出所解决了这个事情,这名推销员再也没出现过,但是小李的妈妈很不高兴,在家中拒绝与儿子说话,令小李十分沮丧。

  于是,小李来寻求我的帮助。我是这么分析给他听的:

  小李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的结论,强行母亲中断与推销员的往来,这是对母亲判断力的一种否定,会激起要强的母亲的逆反心理。而后来,小李采取的保护妈妈的行动,又进一步冒犯了母亲的尊严,因此母亲拒绝与他说话,是因为她感受到了儿子对她的伤害。

  我想,如果小李能够先讲清他掌握的事实是什么样的,他又是为什么而担忧,然后再问问母亲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那么,做母亲的会在感动于儿子贴心的同时,重新思考这件事情。

  当父母一再强行女儿去相亲…… 当意见不一致时,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沟通

  娜娜今年26岁,是一所中学里的老师。因为属于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十分忙碌,实在没有时间去考虑个人终身大事。

  娜娜自己倒没觉得什么,但她的父母却为此费尽了心思。只要娜娜在家,他们就托各种关系,安排娜娜相亲。娜娜十分无奈,本来工作就够辛苦了,好不容易在家休息休息,却被相亲占据了时间。她觉得自己才26岁,父母实在没必要如此操心,但苦于不知道如何跟父母挑明。

  后来,她决定与父母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她首先感谢父母为自己的安排,她说,随着年岁的增加,的确是需要考虑恋爱和结婚的事情了,自己由于工作的缘故,无暇顾及,让父母担心了;然后她告诉父母她的计划:打算工作上再做出一点成绩来,最迟两年一定会谈恋爱;同时她把自己心目中的男友标准告诉了父母,请他们有的放矢地帮忙寻找。

  最后,聪明的娜娜表示,以后会经常和父母探讨自己的恋爱婚姻大事,听听父母还有什么建议。娜娜的父母当然很满意她的这番话,内心的焦虑也缓解了不少。最后大家商讨,娜娜今年的生活重心仍然是工作,在空闲之余,适当接触一下条件相当的异性。

  从这个案例里,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对与错,是要有评判标准做前提的。而事实上,有很多时候,家庭成员的“过错”,其实质是该成员的所作所为不能够符合其他家庭成员的期待。就像娜娜父母认为娜娜应该谈恋爱了,那么娜娜没有去谈,就是“错”了;而娜娜认为父母不应该操之过急,那么父母焦虑之下替她张罗相亲,就是“错”了。其实,当儿女与父母意见不同的时候,大家都在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用什么方式来沟通,这才是关键。

  【心理圆桌】

  有时候不是父母的错误

  而是时代变迁的差异

  杜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个关系良好的家庭必然是可以说“YES”,也可以说“NO”的家庭。可以容忍差异化存在的家庭,每一种差异都是丰富了这个家庭的文化。对于父母没有错,有错也不能说的家庭,很容易出现夫妻矛盾和亲子方面的问题,是需要好好反思的。如果为了维护父母的绝对权威而伤了家庭和睦,是不会给父母一个美满幸福的晚年的。

  当然,对于70后或80后与父母同住的家庭来讲,更多的是看什么问题。小问题在很多家庭中说说不要紧的,大问题,尤其牵扯到婆媳、祖孙教养方式的问题就非常敏感了。我不赞成把这个看做是父母的错误。放在父母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下,他们的想法与初衷都是没有问题的,更多的是时代变迁的差异。有了这个前提,就不是去指出错误,而更多的是在理解父母的前提下,让父母来理解自己。如果不理解就换一种方式,在共同的目标下,沟通的达成需要用各种方法去尝试。

  

  学会给父母留面子

  曲线救国是个好办法

  

  夏丁玲:心理学讲师,杭州二套“和事佬”特约心理学专家

  

  隔壁的老李每顿饭都要喝上二两老酒,他的大儿子认为年纪大了,酒最好就不要喝了;但二儿子认为,老人家吃饭喝点酒是种享受。同样一件事,由于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就有了不同的观感。这个时候,你说,孝顺父亲是劝阻他喝酒呢还是支持他喝酒呢?

  所以,其实父母所谓的“错误”,实质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不符合我们的期待。当父母的行为与我们的期待有差异的时候,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用什么形式来沟通,这才是关键。

  我认为在给父母“纠错”这件事上,要学会给父母留面子,必要的时候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譬如老刘很喜欢吸烟,儿子担心他的身体,于是寻找其他长辈的帮助,让一个父亲很信服的人来帮忙劝说;或是找来一些吸烟有害健康的资料放在家中,并且动员孙子在爷爷吸烟的时候撒娇般的采取行动……结果可能是,老刘的烟虽然没有戒掉,但是抽的次数是大大下降了。

  有时候,老人家意识到自己的一些行为习惯不妥当,但是却很难一时间改变过来,做儿女的要有耐心,想想自己小时候学走路,父母是怎样一步步陪伴过来的,所以我们要给老人家更多的支持,一旦老人家做了一点什么是你希望他做的,请多多鼓励,老人家也会更有信心的。

  

  指出父母过错的根本

  在于补救,而不是为了惩罚

  

  骆宏:心理学博士,杭州五云山疗养院院长

  

  在讨论如何指出父母对错前,首先需要澄清我们的基本态度。如果只是为了弄清谁对谁错,并没有实际的益处,要知道一家人利害本身就是相关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说父母的错也是自己的错,需要的是一家人检讨而不是单方面检讨,这才是我们面对父母错误时应有的心态,也只有这样由己推人,才能达到我们的最终目的——毕竟,指出父母过错的根本在于补救,而不是单纯为了惩罚。

  当我们指出父母的过错之后,通常会遇到三种情况:

  1.父母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正确的观点或者意见放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场合讲,没有考虑到匹配,最终得到的结果还是错误的。将心比心,回想过去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是否存在“即使父母正确,我们也不愿意听”的时候?究其原因,不少时候是因为我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同样,如果我们讲出的话,伤了爸妈的自尊,那么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如果你的父母特别看中面子,那么这提示你在指出父母的错误时,需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

  2.遭遇父母的反弹、驳斥

  反驳不是坏事,至少意味着你的话已经对父母有了触动,现在关键是要传递出正确的信息,而不要好心办坏事。与父母沟通时,需要谨记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得理不饶人”,有时的确是父母错了,他们自己可能也意识到了,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趾高气扬地用带有训斥的语气来说,那么在父母听来,你不是在和他们讨论对错,而是在利用他们的错抬高自己或者标榜自己。如果真的是这种状况,那么结果完全可能是“我错了,但我干吗听你的!”而这,肯定不是我们希望的。

  3.父母不生气,也不辩解,依旧我行我素

  要相信说出去的话,一定是有用的,即使现在没有用,不代表它没用,只是表明火候还未到。如果从这样的视角来思考,我们不要以为父母一意孤行一定是不把我们当回事,毕竟一个人改变自己需要时间、需要有过程。所以,这时我们也要多点耐心和包容,把握滴水穿石的道理,与爸爸妈妈一同成长!
啊哈...丁桥的兄弟们我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18:00
客服热线:
15868825306
微信小编扫一扫

QQ|小黑屋| Archiver| 丁桥|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市场合作

丁兰生活网

丁兰生活网合作热线 0571-88992676 15868825306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160号
浙ICP备09103129号-1号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