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兰生活网

查看: 3776|回复: 0

小龙虾的由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09

主题

1796

回帖

3426

金币

小三

Rank: 2

积分
3779

水神

发表于 2010-8-26 14: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又名大头虾),由于和海中的龙虾形象相近,所以得此俗称。

克氏原螯虾
鉴别特征: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cm,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 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生物学特性:螯虾适应不同水体的溶氧情况。其掘洞的深度是决定其危害程度的关键因素。食性复杂多样。4月下旬到7月交配,9月以后有幼体孵出。幼体附于母体的腹部游泳足上,在母体的保护下完成幼体阶段的生长发育过程。这种繁育后代的方式,保证了后代很高的成活率。

原产地: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地区。
中国分布现状:已扩展至安徽、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地,形成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并形成数量巨大的野外种群。我国20世纪30~40年代从日本引进,日本于更早时期从美国引种,主要用作食物和宠物。克氏原螯虾常常混养在农作物(如水稻)田中。不需要人工孵化,一旦池塘投放了原种,可实现自我维持,收获后,不需要再投放原种。逃逸个体在堤坝上挖洞生存下来。它们能在临时性水体中生存,且食性广泛,建立种群的速度极快,易于扩散。对当地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破坏当地食物链;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对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灾害性破坏;筑穴引起灌溉用水的流失及田地破坏;由于螯虾食性很杂,对鱼苗发花和1龄鱼种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
控制方法:由于克氏原螯虾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强,食性广泛,种群增殖速度快,目前对克氏原螯虾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丁桥生活网:www.dingqiao.cc丁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18:00
客服热线:
15868825306
微信小编扫一扫

QQ|小黑屋| Archiver| 丁桥|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市场合作

丁兰生活网

丁兰生活网合作热线 0571-88992676 15868825306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160号
浙ICP备09103129号-1号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