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兰生活网

查看: 3933|回复: 3

2011年杭州楼市十大新闻事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289

主题

971

回帖

3万

金币

一派堂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227
发表于 2011-12-29 09: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的这个时候,盘点本年度杭州楼市十大新闻事件,是各大媒体房地产版的例行公事。各家媒体选出的新闻事件不尽相同,体现了各方对杭州楼市的不同解读方式与价值观念。我们精心选择的这十个新闻事件,可以折射杭州日报作为主流大报对于房地产市场所持有的价值观。

  1杭州版“限购令”出台

  2011年2月28日,杭州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出台“新国八条”一个月之后,杭州的实施细则终于尘埃落定。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即是“限购令”:“暂定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在本市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主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主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能提供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更值得一提的是,严厉的“限购令”没有明确退出时间表。

  2011年10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对风靡全国主要城市的“限购令”做出了客观的评价:“限购的问题,这个政策是个行政办法,是我们不得已而采取的办法,是房价高速上涨,其他手段都用了以后,都起了作用,但还差那么点火候才能把房价抑制住,最后不得已出了这样一个限购的措施。”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也提到,长期采取限购政策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相悖,应该更多地运用税收手段调节,用高额递减的增值收益税收和在扣除每人一定住房面积后开征存量房产税的方式加以调节。

  姜伟新部长对更多采用税收手段调控房价表示赞同,同时表示正在努力建设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准备先在40个城市进行试点,先把40个城市自身个人的住房信息收集起来,然后尽快实行全国的联网。而一旦这一系统建立起来,再加上银行系统、财政系统、税务系统和公安系统的信息,如果能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就不必再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来调节楼市。现在主要是基础的工作还不够,住房信息系统工作已经做了两年多了,正在艰难地进行着,我们努力把它做好。”

  2 七大公租房地块全部开工

  2011年10月底,位于九堡牛田的公共租赁房地块正式开工,标志着杭州市2011年5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已全部实现开工。加上早在2009年年底就开工的半山田园地块以及2010年10月开工的花园岗村地块,市本级七大公租房地块已经全面启动。2011年2月28日杭州市政府出台的“新国八条”实施细则中提出:“2011年,全市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6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8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200万平方米;全年竣工保障性住房500万平方米以上。”

  如果说杭州正在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那么公共租赁房也许将成为分布在这幅画卷中的最耀眼的明星。

  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的杭州住房保障体系,如今有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公共租赁房开始进入市场并规模不断扩大。杭州住房保障正经历着从“以售为主”向“以租为主”战略转变,在目前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拆迁安置房、危改房和人才专项房组成的具有杭州特色的“六房并举”住房保障体系中,公租房被放到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而传统“主力军”的经济适用住房,其功能和地位正在弱化,“重购轻租”的历史渐行渐远。

  随着市本级七个公租房项目的强力推进,一个激情燃烧的公租房时代已经宣告到来,公租房有望成为杭州住房保障领域中最“给力”的主导品种,并点燃这个城市里相当一部分人的居住梦想。这七大地块都是由市房管部门负责建设,总计建筑面积多达71万平方米,未来可以供应房源10655套。除了上述三个项目以外,还有三里亭地块、蒋村地块、塘北地块和庆隆地块。田园地块规模最大的一个公租房项目,总建筑面积多达33万余平方米,总投资额约8亿元,总户数为4693户,该地块现已逐步完成主体结构结顶,预计可在2012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然而,公租房建设所面临的课题远比人们所希望的来得更加现实和严苛,毕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并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模式与经验。所以,在探索的路途里,杭州必然会面对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公租房的建设者们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创造性地给出自己的答卷。

  3 “10%保障房”配建新规出台

  2011年5月5日,杭州(不包括萧山、余杭区,下同)挂牌出让本年度的第一批住宅用地,距离上次宅地出让(2010年11月30日),长达整整五个月零五天。在近年来的杭州土地市场上,这种情况极为罕见。该次土地出让更大的焦点在于:杭州土地出让规则发生重大变化,小范围地告别了延续十年以上的“价高者得”的土地出让规则,推出“10%保障房”配建新规。

  在2011年2月28日杭州市政府出台的“新国八条”实施细则中有一条是全新的举措:2011年商品住房供地总量中安排10%的土地用于建设或配建保障性住房。5月5日举行的土地出让会共计公开挂牌三宗土地,其中,两宗涉及住宅用地,分别位于滨江和转塘。这次出让的宅地中将首次配建保障房,出让程序与规则也将按照全新的杭州“10%保障房”配建新规来执行。

  这三宗土地公开挂牌文件在“竞买人确定方式”中如此表述:“涉及配建保障性住房地块,本次挂牌出让设定合理的土地上限价格,当竞买报价达到合理土地上限价格时,则不再接受更高报价,转为在此价格基础上通过现场投报配建保障性住房面积的程序并按投报面积最高者确定竞得人;不涉及配建保障性住房地块,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也就是说,今后杭州出让的宅地将采取两套规则,涉及配建保障性住房地块不再是“价高者得”,还要通过投报配建保障性住房面积,投报面积最高者才能竞得地块;而不涉及配建保障性住房地块仍然按照“老规矩”。

  配建模式将是怎样的?建成后,又该如何移交给政府,后期又如何管理?这一切仍然是“摸着石头过河”。

  4 类住宅销售首次占半壁江山

  酒店式公寓大行其道的迹象在今年3月初就已埋下伏笔。

  3月16日,位于钱江新城核心区域的滨江城市之星项目推出5号楼154套精装修酒店式公寓。虽然作为开发商的滨江房产通知上午8点半开盘,但是7点半就有购房者来到售楼处,不到10点售楼处就被挤得满满当当。随后,杭城各大媒体纷至沓来,滨江城市之星CBD5号的开盘热销成为新政下杭州酒店式公寓走势的一个晴雨表。而在整个3月份,城市之星酒店式公寓以成交125套的成绩,遥居当时的杭州销售榜首。

  其后,两个月之后,以保利湾天地为代表的大批不限购、不限贷、不限户籍的酒店式公寓迅速推向市场,并在整个2011年的杭州楼市占据半壁江山。以保利·湾天地为例,今年5月29日,作为保利·东湾压轴新品的这一项目开盘当日,就吸引了上千人前往销售现场挑选房源。为了公平起见,开发商再次使用起了淡出市场许久的摇号选房形式。

  9月4日,对于已经进入金九银十的杭州楼市而言,确实是充满波澜的一天。这一天,保利湾天地再次一次性推出3、4、7、9号楼582套户型在95-140平方米之间的loft酒店式公寓,起步价7280元/平方米,均价8900元/平方米的震撼价格,再次震动杭州楼市。相当于6.8折的大幅优惠力度成为了自调控以来,非限购类房产的最大降幅之一。

  毋庸置疑的是,保利湾天地的热销,无疑率先掀起了杭州楼市突围战。截至12月28日,来自保利地产杭州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保利湾天地总共累计签约1963套房源,销售面积达158830.53平方米,销售总金额达16.4亿。

  在其后的表现中,一些户型设计合理,地段好总价低的类住宅产品同样成为了市场中绝对的关注焦点。10月20日,中天·西城纪首度开盘就遭遇市场追捧,三销售热销400套房源,开盘九成的去化率也成为继保利湾天地项目之后的又一个热销的类住宅产品。

  就在记者截稿之际,近期杭州关注热度颇高的市中心楼盘——野风现代中心酒店式公寓终于于昨日正式开盘。18300元/平方米的超低起价,使得现代中心在昨日上午,开盘三小时内就预定了108套优惠房源。

  有业内人士表示,以酒店式公寓为主体的类住宅产品而言,有两类产品将非常受市场关注。首先是户型面积按照住宅去设计的产品,因为兼具了投资和居住功能,所以其项目的市场认可度将会非常高。其次是拥有稀缺都市资源和景观资源的产品,因为投资风险的降低也会受到不少意向购房群体的关注。

  5 主城区可售房源总库存量突破4万套

  截至2011年12月25日,杭州楼市(不包括萧山、余杭,下同)可售房源总库存45906套。不难想象,今年的库存总量,将会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位收场。今年以来,杭州楼市的可售房源总库存节节攀升,尤其是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金九银十”的开盘潮以及房博会的到来,购房者的观望心理加剧,可售房源数量以成倍的速度上涨,终于分别在8月和10月,冲破3万套以及4万套大关。其中,3万套大关在8月份被突破——2011年8月4日,杭州市主城区商品房总库存突破3万大关,总量为30066套;4万套大关在10月份被突破——2011年10月21日,杭州市主城区商品房总库存突破4万大关,总量为40249套。

  这样的情况几乎难以被概括为一个具体的事件,因为,每一天的数据都将在第二天被刷新,每一个“新高”都会在第二天被改写。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杭州楼市一整年的库存是一天高过一天,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2011年1月,杭州市主城区总库存25262套;2月,总库存25288套;3月,总库存25417套;4月,总库存26057套;5月,总库存27731套;6月,总库存29371套;7月,总库存29742套;8月,总库存32893套;9月,总库存36258套;10月,总库存40783套;11月,总库存43452套。

  放眼整个包括余杭、萧山、富阳、临安等地在内的杭州大市,库存数据也创下新高,最新的数据是,上个月的全市可售房源量,已经冲破了8万大关,其中,住宅总量冲破5万大关,显得有些触目惊心。而尽管临安、富阳等地并不限购,但可售房源的数量也一直在2万套上下徘徊,行情同样不容乐观。

  而从商品房库存屡创新高中我们可以得知的是,今年的楼市与2008年时楼市的惨淡情状极为相似。据往年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5年内,杭州楼市最为惨淡的时期是2008年底至2009年年初的几月间。而当时杭州楼市的可售房源数最高值为2008年12月的32423套,这些库存房源也很快在接下来的2009年上半年被消化。不难看出,目前杭州楼市的新房库存已远远超出当时的库存总量约1万余套,这一数据可谓惊人,也证明了现在正是比2008年更为惨淡的时期——购房者的观望心理加剧,成交量一直低位徘徊,新房库存却不断创下新高,开发商的卖房大计因此而越发显得艰难,近4.6万套可售房源,若以今年前三季度每个月的平均去化速度来算,至少需要24个月——也就是整整两年才能完全消化。
啊哈...丁桥的兄弟们我来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289

主题

971

回帖

3万

金币

一派堂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22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9: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6 顺发·吉祥半岛与名城公馆上演降价肉搏战
  2011年12月,就在这一年即将结束之际,杭州楼市迎来了一次引人注目的“价格回归”,换一种热闹一点的说法,是一场“价格战”、“肉搏战”,在短短一周内,占据了杭城各大媒体的头条。而这一场价格战的参与者,是位于桥西的两个仅仅一河之隔的楼盘——顺发·吉祥半岛,与名城公馆。

  12月初,顺发·吉祥半岛逐步公布开盘均价与日期。从今年年初开始,这个位于桥西优越地段的楼盘就在不断累积人气,而最终17800元/平方米的超理性开盘均价就像火苗,以低于周边在售楼盘近4000元/平方米的价格优势,恰到好处地点燃了购房者的热情,也点燃了杭州房价版图的半壁江山。吉祥半岛仅在选房当日,就吸引了近600组客户到场,人气之旺,可以与楼市高热时期相媲美,业界更是赋予它促使主城区房价破冰的积极意义。

  吉祥半岛的热销已经毫无疑问,一百米之外的名城公馆售楼处也在酝酿着“绝地反击”。就在吉祥半岛选房过后的第二天,杭城购房者陆续收到短信,称名城公馆将对价格进行大幅度调整,以更高的性价比抢在吉祥半岛之前开盘。最终,名城公馆在吉祥半岛开盘前一天晚上,以折后起价16198元/平方米、折后均价18500元/平方米的价格推出。

  名城公馆的反击并不让人意外,此前22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均价在吉祥半岛面前毫无优势可言,不赶在吉祥半岛开盘前调整价格,必将陷入被动冰封的局面。而两个楼盘的一来一往,也在瞬间吸引整个杭城的目光,由于地段之近,好事者称这将会是一场抢夺客源的“肉搏战”,当然,真实的售楼现场,并没有那么浓的火药味,诚如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场双赢的战争,如果仅有一个楼盘加入,必然没有现在这般吸引人气,而最终开盘的开盘结果也不负众人所望。两个楼盘双双取得了超越八成的销售成绩,在这样的市场行情下,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对于目前行情处于冰冻状态的杭州楼市来说,整个市场要健康发展,需要以成交量为基础,如果没有成交量,市场就是虚假的,也不可能持续发展。开发商正在发现,维护原有的房价水平,只能让购房者更加持币观望,这样对于市场的良性发展并无裨益。所以只有对房价进行理性回调尽快出货跑量,才能再度培育正常的消费氛围,让本来就要买房的人不再不知所措地等待,这才是对房地产市场的最大贡献。

  2011年11月2日早上,杭州房产圈讨论的几乎都是同一个话题:宋卫平刚刚在深夜里发表的“千言书”。

  自从下半年以来,绿城总也摆脱不了谣言的纠缠。尽管绿城一而再地申明自己很“健康”,但是外界似乎更愿意把绿城想象成为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就在此前一天,新的谣言版本在微博上疯狂流转:“绿城正在申请破产”。当这个传闻通过媒体记者采访传入董事长宋卫平耳里时,宋卫平作出了一个超乎预料的举动:连夜挑灯夜书,一气呵成写就“从绿城‘被破产’说起”一文,通过绿城集团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发表。

  在这篇行文流畅文字精雅的 “千言书”里,宋卫平回应称“绿城离破产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无需引起大家如此大的担忧,一方面,绿城在努力抓销售,另一方面,绿城有腾挪的余地,可以出让一部分项目的股权解决资金上的问题。绿城对危机并非没有预案,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绿城有足够的信心,与行业一起,度过寒冬。

  他还警示称,有很多企业可能“过不了年关”,从而将引发一系列“悲剧”,诸如企业倒闭、开发商跑路,甚至发生更多的悲剧。眼下房地产业的普遍情况是:量价齐跌,市场萎缩,各地库存大量积压,中小房地产商岌岌可危。市场若一直处于如此萧条状态,停留于谷底,恐怕一些企业真就会走上绝路。

  虽然这篇语调悲切的文章博得了业界的共鸣与同情,但是文中宋卫平的一连串发问,也在网上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论——“我们上下游产业链上的那些兄弟,那些建材商,那些施工队,那些等待工钱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兄弟们,这是多大的人群?这个人群是否需要我们去认真考虑他们的生计?此外,如果房地产行业真的像一些人猜测的那样,全线委顿,房价大幅下降,那么,那些受益于改革开放而先富起来的人,他们的资产会缩水多少?30%,还是40%?50%?如此缩水,他们可以接受吗?前段时间,由于退房潮引发的业主闹事,固然于法于理是不对的,但将心比心,我们是否应给予情感上的理解呢?”

  “被破产”并非是绿城第一次被谣言困扰。早在9月份,“海航集团30亿元收购绿城”和“银监会调查绿城集团房地产信托业务”两条传闻曾将绿城推至风口浪尖,这些传闻的矛头其实都指向了绿城的资金链。在过去十多年的地产黄金年代里,高负债率一直帮助着绿城一路高歌猛进。不过,在眼下楼市困局之下,绿城的高举债策略成了最受外界诟病的话题。

  楼市冰季还在延续,关于绿城的话题看来远未停止。

  7 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千言书回应破产谣言

  2011年11月30日滨江创投普特资本新闻发布会在滨江湘湖一号会所召开。发布会的召开,标志着普特一号基金正式成立。普特基金的第一笔6亿资金已经在发布会当天募集完成。12月底,力争这一支基金的募集金额提升到20亿。预计明年基金的总额将达50个亿元,后年计划将募集金额提升到100个亿。

  6亿元种子基金由非优先级客户认购,该基金认购起点即为1000万元。滨江控股董事长戚金兴预期,基金的目标收益率在20%以上。优先级客户的认购底线将在100万—300万元之间,这只期限为“3+2年”的基金,将从第二年开始分配收益,投资人可以选择在第三年末转让。优先份额预期收益率在12%左右。

  杭州普特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26日,这是杭州滨江控股在2011年年初设立了世方药业、滨江创投以后的又一个大动作。普特投资的成立意味着滨江控股未来发展蓝图中的组织框架搭建完成,同时也代表着滨江控股正式启动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

  根据滨江控股制定的未来发展蓝图,公司未来将着力发展三大块核心业务,一块是以上市公司滨江集团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一块是以世方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业务;还有一块是以滨江创投为代表的资产管理业务。普特投资作为滨江创投下设的控股子公司,将主要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不动产开发为主要投资方向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这也将是滨江控股未来在资产管理业务领域的核心业务之一。

  无论是设立创投,还是涉足生物制药,都只是滨江多元化发展的一个触角。对于新领域的开辟,戚金兴有一句话很意味深长,他直言房地产业已告别暴利时代。这与外界形成的房地产业已告别黄金十年的论断不谋而合。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开始了自己的产业升级转型,今年也被视为房地产业大举转型的元年。除滨江之外,新湖、莱茵达进军矿业;绿城钟情轻资产的代建业务等。

  8 滨江旗下首只地产基金“普特”诞生

  在房地产资金链日趋紧张、哀鸿遍野的当下,也有好消息。

  2011年9月23日,作为杭州老牌开发商的宋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借壳上市终于获得证监会核准,由此意味着在经过将近两年的漫长等待,全国百强房企宋都集团上市终于迈过了最后一道门槛,正式进军A股市场。

  宋都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上市后仍将以“理性、稳健”的方式发展扩张。与此同时,宋都将实现房地产和资本运营结合的集团发展双轮驱动,资本运营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另一驱动轮。

  从2006年开始,宋都就把上市作为未来5—10年发展战略之一。此后,市场一度盛传宋都集团并购当时的华立地产,虽然此次并购最终无果,但是宋都集团的逆势扩张图谋却早已被市场所熟知。

  宋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次上市为契机,宋都将拓宽大型房地产开发领域,并努力将企业打造成国内成熟、一流的房地产专业运营商,在此基础上形成跨地区、跨行业综合经营的企业集团,这对于企业实现未来5年发展战略、扎根长三角区域和布局沿海核心城市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其实,房地产重组一直是资本市场重头戏,但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出台的新“国十条”,要求对存在土地闲置及炒地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证监部门暂停批准其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为此,新“国十条”出台后,证监会为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对已受理的地产类重组申请均需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

  就在宋都借壳ST百科成功上市之际,图谋上市久已的宁波老牌房企——银亿房产借壳S*ST兰光也终于获批。位于山东烟台的上市公司*ST九发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银信投资有限公司将所持股份分别转让给三位新股东,总部位于萧山的浙江新世界房地产集团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对于深处调控周期的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在市场一度认为,房产企业已经与上市绝缘的普遍舆论中,宋都集团、银亿房产此番借壳上市获得有条件通过,可谓意义深远。一时之间,房地产借壳曙光乍现。这对于资金链日益紧张的开发商来说,无疑是个好兆头。

  9 宋都集团成功A股上市

  10 《婚姻法》解释(三)波及杭州结婚族

  2011年8月12日上午最高法院发布了《婚姻法》解释(三)。

  最新司法解释出台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争议声不绝于耳,婚姻与财产、离婚与房子等婚姻理财话题一度成为热点。新解释公布后的一周内,不少杭州市民赶到房管局要求在房产证上增加名字,而希望自己付首付款的女性也不在少数。一夜之间,买房已经不再是男人们的事情了……在人居杭州楼市论坛内,“新解释”成为这周的最热话题。

  新解释出来后,不少房产证上只写了丈夫名字的人坐不住了。新杭州人小张不经感叹,铁打的房子,流水的媳妇,要不把自己的名字放到房产证上去,自己是怎么样都没有安全感。“房子是我们结婚前夫家掏首付买的,我父母出钱替我们装修,婚后两个人共同还贷,这不是挺公平合理的么?现在这个‘解释三’一出来,万一以后有点什么事,房子岂不是都归我老公啦?我当然不肯啦,所以准备花一点钱,把我的名字也加到房产证上去。其实也不是我们夫妻感情不好,但是现代人什么都不怕,就怕日子过得没有安全感啊。”

  “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再去买一套房子,然后挂在我的名下,”小张意味深长地说道,“但是既然没有钱买第二套,那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去房管局加名字。白纸黑字比较有安全感。”。
啊哈...丁桥的兄弟们我来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

主题

275

回帖

1857

金币

大班

Rank: 1

积分
998
发表于 2011-12-29 10: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希望看的是降价降价降价。。。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

主题

21

回帖

128

金币

托班

Rank: 1

积分
63
发表于 2012-1-3 09: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希望继续降价下去,反正买不起,住在出租屋里笑看炒家怨天尤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8:00-18:00
客服热线:
15868825306
微信小编扫一扫

QQ|小黑屋| Archiver| 丁桥|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市场合作

丁兰生活网

丁兰生活网合作热线 0571-88992676 15868825306
浙公网安备 33010402000160号
浙ICP备09103129号-1号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